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酒文化重要性这个问题,酒文化的理解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简述酒文化。发展历程
1、中国现存的先秦古书中,不提到酒的书是很少的。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(铭刻在铜器上)都有“酒”字。酒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,它的发展历程如下:
2、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,然后形成酒的气味。经过最初的品尝后,他们认为,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,于是,就开始了酿酒文化。在原始社会,我国酿酒已很盛行,远古时期的酒,是未经过滤的酒醪,呈糊状和半流质,对于这种酒,不适于饮用,而是食用,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,如碗,钵等大口器皿。
3、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,夏人善饮酒,夏朝有一种叫爵的酒器,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,在中华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古云:“杜康造秫酒”,杜康作为夏王朝的五世国王,亲自造酒,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。
4、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,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,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。作酒有了成套的经验,出现了“长勺氏”和“尾勺氏”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。
5、周代大力倡导“酒礼”与“酒德”,把酒的主要用途限制在祭祀上,于是出现了“酒祭文化”。周代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,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。这即是周代的“酒仪文化”。
6、春秋战国时期,物资财富大为增加。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,所以,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,对酒的记载很多。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,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,其酒器主要以青铜制品为主。酿酒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,酒的质量随之也有很大的提高,饮酒的方法是:将酿成的酒盛于青铜垒壶之中,再用青铜勺挹取,置入青铜杯中饮用。
7、秦汉年间出现“酒政文化”,统治者站在“讲政治”的高度屡次禁酒,提倡戒酒,以减少五谷的消耗,最终屡禁不止。汉代时期对酒的认识进一步加宽,酒的用途广为扩大,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酒疗病,水平相当高。
8、两汉时期,饮酒逐渐与各种节日联系起来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酒日,酒曲的种类也更多了。汉代之酒道,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,酒樽入在席地中间,里面放着挹酒的勺,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,故形体较矮胖。
9、三国时期作为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时期,不论是技术,原料,还是种类等都有很大进步,三国时期的酒风极“盛”,酒风剽悍、嗜酒如命,陶元珍先生评价三国酒风时曾引用这样一段话:“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,南荆有三雅之爵,河朔有避暑之饮。”三国劝酒之风也颇盛,喝酒手段也比较激烈。
10、魏晋时期允许民间自由酿酒,私人自酿自饮的现象相当普遍,酒业市场十分兴盛,并出现了酒税,酒税成为国家的财源之一,因此就有了“酒财文化”。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饮酒风气极盛,借助于酒,人们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、对社会的忧思、对历史的慨叹。酒的作用潜入人们的内心深处,从而使酒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扩展了。
11、魏晋时期之酒道,此时期开始流行坐床,酒具变得较为瘦长,此外,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“曲水流觞”的习俗,把酒道向前推进了一步。
12、出现了辉煌的“酒章文化”,酒与诗词、酒与音乐、酒与书法、酒与美术、酒与绘画等,相融相兴。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,唐代酒文化底蕴深厚,多姿多彩,辉煌璀璨。“酒催诗兴”是唐朝文化最凝炼最高度的体现,酒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,酒文化在唐诗中酝酿充分,品醇味久。唐朝酒肆日益增多,酒令战风行,酒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。
13、唐人崇尚“美酒盛以贵器”。其酒道,饮酒大多在饭(食)后。当时的饮酒之道,是在食毕进行,饱食徐饮、欢饮,既不易醉,又能借酒获得更多的欢聚尽兴的乐趣。
14、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,比唐朝的酒文化更丰富,更接近我们现今的酒文化。酒业繁盛、酒店遍布,宋代酒店强调名牌的文化个性。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底蕴,金代有着烧锅酒文化。而元代出现了烧酒(阿剌吉酒)。此外,宋代发明了蒸馏法,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。
15、明清以后,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品,每逢佳节节令,“专用酒”十分流行,如元旦饮椒柏酒、正月十五饮填仓酒、端午饮菖蒲酒、中秋饮桂花酒、重阳饮菊花酒。清代有“酒品之乡,京师为最”之说,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们比较崇尚黄酒,中下层百姓则多喜欢价廉味浓的烧酒。
16、此外,酒道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,酒令五花八门,所有世上的事物、人物、花草鱼虫、诗词歌赋、戏曲小说、时令风俗无不入令,且雅令很多,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,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。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、崇饮器、行酒令、懂饮道的高尚境地。
17、当今,酒文化的核心便是“酒民文化”。人的酒行为更为普遍,酒与人的命运更为密切,酒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,贴近“生活”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。如生日宴、婚庆宴、丧宴等等以及相关的酒俗、酒礼,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。
18、然而中国的白酒文化实则是一种社会文化。与中国人打交道,无论在怎样的场合,真正的饮酒,即便是形态层面的饮酒,需要表达的也多是精神层面的内容——客从远方来,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;良辰佳节,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;丧葬忌日,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;蹉跎困顿,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;春风得意,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壮志。
二、酒文化诠释
1、酒的兴起,还因酒成为了文人雅士们日常应酬之物,独酌固然能催诗情,但是集宴欢饮更能促进彼此间的诗兴和诗情的交流。历代诗人因此有大量的即兴酬酵之作,如王羲之的千古名篇《兰亭集序》就是与好友一起游玩时写出来的,诗人的酒会顺理成章地成了诗会,这些文人诗酒之会是文学史上的佳话。
2、现代的酒文化的核心便是“酒民文化”。与古代饮酒的“繁文缛节”相比,现代人的喝酒更为普遍,同时酒与人的命运更为密切,广泛地融入了人的生活,贴近“生活”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。如生日宴、婚庆宴、丧宴等等以及相关的酒俗、酒礼,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。
3、客从远方来,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;良辰佳节,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;丧葬忌日,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;蹉跎困顿,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;春风得意,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壮志;萍水相逢,无酒不足以拉近彼此关系。
三、为什么发展酒文化
1、首先,因为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且根深蒂固,在酒类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,而且白酒是我国的特色酒水,寄托着中国文化,尤其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甚是重要。它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中国文化里,尽管年轻一辈对白酒并不感冒,但是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将带着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。并且已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2、其次,酒是现在已经是人联系感情,抒发情感的工具和纽带。特别是在我国具有着人情社会比较浓厚的人情风俗,难免是要用到酒水来做感情的铺垫。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饮品,其它还是精神文化价值的传承者。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了社会政治生活、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、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因素,让人感觉到饮的不是酒而是饮酒文化。
3、然后,酒除了饮用之外,还有其他作用。酒常被用来泡制各种药酒或蛇酒,白酒也有“百药之长”的尊称,适度适量喝点白酒,养生更养心。而且在关键时刻用来赠送他人也是不错的选择,在我国送白酒具有很好的寓意,即为“长长久久”意思。因此在适当的时机拿出来接客时,饮的就是情了。
4、总而言之,我国的白酒文化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,它能经久不衰甚至发展的更好,其原因肯定是与我国古代文化有关。因在古时不管是生活在哪个朝代的人,他们对古人都是很崇敬的,所以古人所留下的东西都是值得去学习和效仿的。而白酒也是我国从古时传承下来到现在,一直被沿用到现在且发展得越来越好,这就是为什么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
关于酒文化重要性的内容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老爷子白酒:百年传承,中国白酒文化的璀璨明珠
2025-08-10 00:34:15青海春天神仙不落地青稞酒解析:市场分析、价格定位与酒文化探析
2025-07-08 01:03:48探秘白沙液酒54价格:深度解析白酒文化与市场行情
2025-04-29 20:17:59多种途径轻松购得茅台酒:体验白酒文化之旅
2025-04-12 12:20:32古井贡酒42度价格解析及酒文化知识全览
2025-06-29 02:29:49